互联网配资炒股平台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年内下调概率加大 业内预测:最快9月下调
发布日期:2025-04-22 21:40    点击次数:151

互联网配资炒股平台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年内下调概率加大 业内预测:最快9月下调

  4月2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一季度例会。在会上,保险业专家对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发表了意见互联网配资炒股平台,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

  按照预定利率动态调节机制的要求,保险公司要动态调整该公司普通型人身保险、分红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最高值和万能型人身保险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当一家公司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要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2个月内平稳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

  最新公布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低于当前预定利率37个基点,这也是差值首次超过25个基点。业内人士就此预测,如果7月的研究值也低于2.25%,那就意味着预定利率达到了调整的条件。考虑有两个月切换产品的宽限期,最快今年9月份,2.5%预定利率的产品恐将面临新一轮下调。

  预定利率首次高于研究值25个基点

  2024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中提出,对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进行调整,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监管要求,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定期组织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召开会议,结合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变化和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研究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有关事项,每季度发布预定利率研究值。

  2025年1月,监管正式实施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动态调节机制,并公布了首期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34%。按照调节机制要求,当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个季度高于研究值25个基点以上,有可能触发人身险预定利率调整和产品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每个季度发布的研究值,参考了几个市场利率指标制定,影响着未来预定利率调整的走向,相当于保险产品的“利率基准”,就可以对未来预定利率的调整有所预判。最新公布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低于当前预定利率37个基点,也是差值首次超过25个基点。

  经2024年8月下调后,当前的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为: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降为2.5%,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降为2.0%,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降为1.5%,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1.5%执行。

  精算马克主理人Mark在微信受访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7月的研究值也低于2.25%的话,那就意味着预定利率达到了调整的条件。考虑有两个月切换产品的宽限期,最快9月,2.5%预定利率的产品就得下调。按照过往的调整水平,分红型产品的预定利率得比普通型产品低0.5%,万能险产品得比分红险再低0.5%。

  部分储蓄险、分红险产品即将停售

  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要加强趋势性分析和前瞻性研判,动态调整本公司普通型人身保险、分红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最高值和万能型人身保险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统称预定利率最高值),要求预定利率最高值取0.25%的整倍数。

  当市场利率、公司经营等情况在短期内出现重大变化时,要及时启动相应决策机制,研究调整各类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

  “目前来看,继续调降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已经是大概率事件。如果预定利率高于7月份公布的研究值25个基点,预定利率就需要下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对记者表示,(预定利率下调)主要还是希望减低保险产品的利差损风险。

  在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一季度例会上,保险业专家认为,应当加快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转型,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管理,推动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参会保险公司表示,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预定利率研究值走势,及时跟进市场利率变化,结合行业发展和自身经营情况,研究调整产品定价,不断提升负债质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保险中介渠道获悉,部分预定利率为2.5%的储蓄险产品,及预定利率为2%的分红险产品,将在4月30日24点下架。此外,保险公司也在准备新的产品。

  此前,在人身险预定利率多次下调的时点前夕,屡次出现在销售端“炒停售”的情况。对此,龙格表示,一些保险公司、中介公司及业务人员频繁炒停售,会导致当期业绩大增,之后好几个月业绩低迷,如此“杀鸡取卵”的行为后患无穷。

  在他看来,在当前各渠道“报行合一”的大前提下互联网配资炒股平台,去年保险新“国十条”和4月18日《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出台,都是为了行业的长期持续发展。“炒停售现象还会持续存在,但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龙格称。



 
 


Powered by 配资网络炒股_股票配资资金_配资平台股票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